第49章 不是故乡,而是故人

三天梅见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38文学 www.38wx.com,最快更新琴尖最新章节!

    御膳房好几个膳夫和宫人,都巴巴地趴在厨房门窗前,偷偷往里瞄着。

    就在刚才,小润子把老刚头带了进来,准备学做小笼包。

    大伙儿都已经听说了,这可是陛下钦点的。

    老刚头忍不住这里看看,那里摸摸,这还是他平生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厨房器具。

    在喜好下厨之人的心中,有意思的锅碗瓢盆就如同珍宝一般。

    “看来你的这位朋友,是宫里的大人物啊。”不知是看到了一口什么锅,老刚头一脸的惊喜。

    小润子笑笑,没说话。

    看着门窗上探出的那些脑袋,老刚大爷怒而把手一挥,“让其他人都出去出去!”

    外头的小良子只好拉着众人都退下了。

    远处走廊上,陈公公把这一切都瞧在了眼里,嘀咕道,“哼!奉茶处那小张大人就是因为他才丢了官,我看再这样下去,我这御膳房主管公公之位,也快要保不住啰。”

    屋里,老刚头和小润子两人一道先洗了手。

    小润子跟着他一起,先拿过一个大碗倒进面粉,又把酵母用温水化开,慢慢地倒入面粉中,两只手不停地揉面。

    老刚头不愧是老师傅,没费多少时间和力气,手上就揉出了一个十分光滑的面团,接着又取了一块湿布盖上。

    他走回到小润子面前,看他双手在大碗中还是粘哒哒的,又给他添了些面粉进去。

    小润子一边继续揉着,一边问道,“老刚大爷,我很好奇,明明昨日您还犹豫不决,为何一夜过后您最终还是答应了上门来教我了?”

    老刚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,“还不是因为你出的钱多!昨日你也瞧见了吧,我那狗儿子有多欠揍,在外头欠了一屁股的赌债,我都一把老骨头了,还要替他赚钱还钱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可是我看他的年纪,似也不小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人成不成熟,和年纪没多大关系,有的人别看才十岁,或许就一夜长大了,可有的人就算七老八十也都长不大。”

    小润子的面团终于揉得差不多了,他也取了一块湿布盖上。

    此时,老刚头已经把调馅儿的东西准备好了,葱姜切末,放入了肉馅里,再加入三大勺桂花酱。

    然后再放入盐、香油、生抽、老抽、料酒,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。

    小润子也学着他的样子,把葱姜肉都切碎,往自己的碗里依次放料进去搅拌。

    老刚头一边搅拌着,一边解释道,“这里有个技巧,包子馅儿不要太干,可以适当加点高汤或者温水,这样蒸好吃起来才不会干。”

    “老刚大爷,您可千万别教得太好,让我做得太好吃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小子,是想砸我招牌?”

    “不敢不敢,我就是担心,万一我那朋友以后天天让我做怎么办?”

    看到刚才的面团已经变成了之前两个那般大,老刚头将其取了过来,放到案板上再揉了几下,切成了一个个小剂子,再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圆形皮。

    小润子有些生气,这根在老刚头手里十分听话的擀面杖,怎么到了自己手里,就怎么也转不灵光了呢。

    擀出来的皮根本不是圆的,各种奇形怪状的都有。

    不管老刚头耐心演示了多少遍,他还是用不利索,“不管了,反正能包起来就行。”

    接着,老刚头拿起一块皮,包入馅,用食指在皮边缘抹上一点请水,从右手边开始慢慢打褶。

    就这样,没几下功夫,一个包子生坯就完成了。

    小润子也依样画葫芦,他的皮虽然不好看,褶子也捏得不均匀,但总算是包出了第一个。

    此时老刚头的案板上,已经整齐地放了好几排了,每一个都是一样的大小,一样的馅量,一样的褶子。

    眼看着小润子又动手包了几个,老刚头想着,拿钱手软啊,“第一次,也算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望着自己捏出的这些个像动物一般的小笼包,小润子陶醉不已,“何止是不错,简直就是珍品啊!”

    当第七个完成之后,小润子把它们一起放进了小笼屉内,开火起蒸。

    出炉以后,他第一时间就拎去了正德宫,“麻烦侍卫大哥,帮我叫一下梁公公。”

    侍卫瞧他已经眼熟,便进去帮忙通传。

    不多时,梁公公便来了,看着脸上沾着不少面粉的小润子,又打开他拿过来的笼屉,满脸疑惑,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按陛下旨意,小人亲手包的小笼包呀!”

    “这是小笼包?小笼包长这样?”

    “嘿嘿,小人先退下了,请陛下慢用。”

    刚刚送走了因大师,令帝就看到梁公公端着食盒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是小笼包对吧?听了一下午佛经,朕刚好肚子饿了,来得很是时候嘛。”

    刚刚打开一看,令帝却停下了手里的筷子,苦着一张脸,“那什么,梁广路你也饿了吧,来来来你先尝尝。”

    梁公公一脸犹豫,这哪里是小笼包,有的简直比普通包子还大,有好几个还破了皮,掉出了里面的肉。

    他勉强夹起一个送到嘴里,闭上双眼,仿佛是在吃毒药。

    令帝也终于夹起来一个,嘴里才嚼巴了两下,就“呸”地一口,吐了个东西出来。

    是一块姜,是一块有指甲盖大小的姜。

    他把筷子一扔,“梁广路!你说,这小子是不是在报复朕?”

    梁公公点点头,“我看像是,以后他倒是想包,您还敢吃吗?”

    把老刚头送出宫后,小润子又回到御膳房,把桌上剩下的那些漂亮极了的小笼包,全上锅蒸了。

    等待包子熟的时候,他时不时地咯咯发笑。拎起放着小笼包的食盒,他先去了一趟奉茶处,正好袁恩泥刚刚下值,两人便一起去了耳房。

    小润子把香喷喷的小笼包端到桌上,“你们趁热吃啊,我敢打包票,这是咱河国最好吃的小笼包。”

    只见这些小笼包,个个皮薄馅大,耳房已经香味四溢。

    袁恩泥也是林州人,对这金桂小笼包自有评判,忍不住地点头,“太好吃了,我都好几年没吃上咱林州的金桂味小笼包了,这些是你包的?”

    “切,要是我包的,你可吃不着。”

    黄晓刀只吃了一个,就放下了筷子,说是先去院子里锄草去了。

    “老袁,老刀好像今儿个心情不大好啊?”

    袁恩泥嘴里还嚼着包子,口齿不清地说,“莫非和我一样,也想起了故乡?”

    不是故乡。

    而是故人。

    院子里的瓜叶菊,依然开得茂密,黄晓刀伸手拔掉了几撮长得野蛮的杂草。

    刚才看到小润子,又让他想起了白天的事。

    四十余年过去了,自己当年的死对头苗湖风,如今已是顺灵寺的住持了因。

    可是这老和尚,还是同当年一样的固执。